close

  據新華社電昨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與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轉型與社會治理協同創新中心,聯合在京舉辦新型城鎮化與流動人口社會融合論壇。論壇發佈對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狀況的分析調查指出,我國流動人口已初步融入城市,基本實現在流入地的生存立足。
  社會接納得分最低
  為綜合測量流動人口總體融合狀況,國家衛生計生委委托中國人民大學牽頭,研究編製了流動人口社會融合指數指標,並根據上海市松江區、蘇州市、無錫市、武漢市、長沙市、西安市、泉州市、咸陽市等八個市(區)進行的社會融合專題調查數據對流動人口的融合狀況進行了分析。
  分析得出初步結論認為,流動人口融合總指標指數得分為63.7分,其中文化交融得分最高,經濟立足得分其次,身份認同再次,社會接納得分最低,說明流動人口基本實現在流入地立足,但社會網絡依舊處於血緣、親緣、地緣階段,與本地人有較大的社會隔離,也說明總體融合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在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流動人口經濟立足水平較高,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流動人口經濟立足情況不佳,但社會接納、文化交融和身份認同狀況較好。這表明,經濟發展程度與社會融合之間存在著較為複雜的關係,經濟發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流動人口的經濟立足,但未必一定帶來流動人口和本地市民之間在行為、文化和心理方面的交融。
  建議推進流動人口數據開發共享
  大規模的人口流動遷移是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最顯著的人口現象。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應深化人口流動遷移相關經濟社會政策研究,重點圍繞人口流動遷移的重大問題和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亟待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研究。
  他倡議,要進一步推進流動人口數據開發和共享,各個部門加強協同合作,積極開展流動人口數據的交換,形成穩定、長效工作機制,推動信息資源的應用開發,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
  相關
  未來十幾年中國流動人口數量將持續增長
  “未來十幾年,中國仍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流動遷移人口的數量還將持續增長。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流動人口已成為中國產業工人的主體。”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昨日說。
  王培安表示,中國正經歷史上最大規模人口流動。中國人口流動從上世紀80年代的600萬增加到2013年的2.45億。其中80%的人口是從農村流入城市,但他們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社會,一些城市甚至出現新的二元結構。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指出,雖然目前中國城鎮化率已達52%,但是城鎮戶籍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卻只有約35%—38%。“約2億生活在城鎮里的人沒有城鎮戶口及享有城鎮居民待遇。”
  據中新社  (原標題:流動人口融合調查 社會接納得分最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s77usujx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